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溫飽問題的逐步解決和綠色農業的快速推進,國人在關注農產品安全的同時更加注重農產品的營養功能和調節生理活動的功能,現代醫學發現,人類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與人體營養元素攝取的不均衡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所認為的“隱性饑餓”正成為人們健康的致命。解決“隱性饑餓”,功能農業應運而生。功能農業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或其他生物技術手段使農產品達到營養化、功能化,從而具備保健功能性,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所需要的鈣、鐵、鋅、硒等,進而達到促進生長、發育、延緩衰老的目標。功能農業已成為農業發展的一個新興而誘人的方向,國人期盼各級機構高度重視并全力推進。黨和國家從大健康產業的高度推動和倡導功能產業的發展,山西省十一屆二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在推進功能農業發展上實現重大突破,產品調特、品質調高、產業調強、結構調優。”這是山西委根據山西省情大力推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的決策部署。